各部门、二级学院:
根据《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关于印发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渝水职院科〔 2022〕 15 号),经过专家评审,现将2022年科研反哺教学优秀典型案例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3年4月4日至4月6日。
期内,如对公示结果有意见或反映问题,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服务中心反映。
联系人:张洲亚 电话:49838453
附件:2022年科研反哺教学优秀典型案例公示表
科技服务中心
2023年4月3日
附件
2022年科研反哺教学优秀典型案例公示表
序号 |
案例名称 |
申报人 |
所在部门 |
1 |
以水利洪水预报与风险分析项目研究为例的科研反哺教学实例 |
李薇 |
水利工程学院 |
2 |
“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 |
贺婷婷 |
水利工程学院 |
3 |
光伏项目开发流程与风险评估可视化跟踪系统 |
滕正福 |
电力工程学院 |
4 |
基于互联网的病患者智能辅助行走设备设计 |
吴加林、肖鱼 |
电力工程学院 |
5 |
小型水电站备用工作电源设置研究 |
邓小云 |
电力工程学院 |
6 |
物联网与智能电网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徐健 |
电力工程学院 |
7 |
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反哺教学 |
周润然 |
建筑工程学院 |
8 |
装配式建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冯玉苗 |
建筑工程学院 |
9 |
互联网+” 创业大赛下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研究 |
傅巧玲 |
建筑工程学院 |
10 |
以赛促改推动科研反哺高职BIM教学 |
姚翔宇 |
建筑工程学院 |
11 |
从点云到 BIM,让学生看到更多可能 |
胡孝彭 |
建筑工程学院 |
12 |
BIM应用技术双创中心反哺教学 |
周钏 |
建筑工程学院 |
13 |
建筑信息化应用助力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
唐洁 |
建筑工程学院 |
14 |
搭建科技活动交流平台,助推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
闵志华 |
市政工程学院 |
15 |
科研反哺教学,教科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石喜梅 |
市政工程学院 |
16 |
以横向项目为基础吸纳学生参与科研,以相关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科研素养 |
董壮壮 |
市政工程学院 |
17 |
以《道桥检测综合实训》课程为例谈科研反哺教学 |
罗定伦 |
市政工程学院 |
18 |
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校本教材建设促进科研反哺教学 |
潘孱 |
市政工程学院 |
19 |
研究花卉应用技术,助推学生技能提升 |
孙华 |
市政工程学院 |
20 |
科研成果进教材——以《园林植物栽培与绿地养护》校本教材为例 |
王春燕 |
市政工程学院 |
21 |
大科普背景下科研反哺在《植物与生态文明》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王春燕 |
市政工程学院 |
22 |
基于课堂教学的VR实训平台开发与教学实践——以《传感器原理与设计》课程为例 |
王帅 |
大数据学院 |
23 |
师生共创,教学相长 |
刘小平 |
大数据学院 |
24 |
产教融合,传承工匠精神——大数据工匠工坊 |
钱能 |
大数据学院 |
25 |
以科研带动学生能力提升、以项目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
唐利翰 |
大数据学院 |
26 |
教学促科研,科研育教学,课程融思政,多维发力,培养新一代高质量应用型技能人才 |
鲁小娇 |
大数据学院 |
27 |
1+X证书-自动化处理图片 |
王云波、杨思思 |
大数据学院 |
28 |
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双能力”,打造智能制造工程创新人才 |
陈佰江 |
智能制造学院 |
29 |
科研提升教学效果 项目提高学习兴趣 |
郭怡 |
智能制造学院 |
30 |
研以致教,科研成果反哺单片机教学实践 |
焦键 |
智能制造学院 |
31 |
科研育人—以赛促学 |
李文静 |
智能制造学院 |
32 |
师生协同共助科研与教学 |
吕世明 |
智能制造学院 |
33 |
依托双创,助力学生智监守矿 |
孙文鑫 |
通识学院 |
34 |
问题导学,缘案析理 |
王婷 |
通识学院 |
35 |
“教、科、社”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
鲁鑫 |
通识学院 |
36 |
通专融合 知行合一——用科研精神落实课程思政 |
王乃芳 |
通识学院 |
37 |
重庆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路径研究 |
杨发军 |
通识学院 |
38 |
“能科研+能教学”以水文化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
何娟 |
教务处 |
39 |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
彭炜峰 |
保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