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学与技术

水科学与技术

当前位置: 皇冠428428娱乐娱城 > 水科学与技术 > 正文

古代的水文站——白鹤梁

发布日期:2018-10-26 作者: 来源: 点击:

      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为一道天然的石梁,是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是造山运动时自然形成的,长约1600米,宽约1015米,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其背脊标高约为138米,仅比当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两三米,石梁几乎常年没于水中,只在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水面,故古人常根据白鹤梁露出水面的高度位置来确定长江的枯水水位。

    白鹤梁梁体分为上、中、下三段,题刻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题刻约165段、文字3万余字,有作为水标的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是全世界唯一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763)前,终于1963年,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记载了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国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所设的当地水位的零点,为可满足轮船航行的最小水深的水位线。另据观测,白鹤梁题刻中有一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的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比1865年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曾经以此为依据。白鹤梁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